創新研究院智能制造高精裝備研究團隊始終奮戰在公司智能制造科研前沿,秉持直面挑戰、攻堅克難的精神,不斷開拓智能制造新領域。近年來,智能檢測裝備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關鍵,在現代制造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工業六基”的重要構成,對推動產業基礎邁向高端意義非凡。在此背景下,該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智能高端檢測裝備研究。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指出,“要著重發展重點領域的智能檢測裝備,通過示范引領和規?;瘧脴嫿óa業生態,以契合智能制造發展需求。”然而,當前部分一線制造生產單位在檢測裝備供需匹配方面仍面臨諸多難題,諸如檢測效率偏低、可追溯性差等,對關鍵零部件及產品的生產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受工信部裝備一司、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聯盟以及集團科技委(科工內部)委托,團隊核心技術骨干前往一線生產單位,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航天總裝領域智能檢測裝備需求調研。
此次調研既要從全國、全行業的宏觀視角進行總結,又要為公司智能裝備發展方向提供數據支撐,要求調研具備全局視野。同時,相關生產單位任務繁重,傳統問卷調研無法實施,必須以高效快捷的節奏完成任務,這對調研內容的梳理歸納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年黨員周旋、曹亞洲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運用科學方法高效推進調研。他們提前組織集中討論問題清單,梳理并集結成調研手冊。依據調研單位的產品特點、地理分布等因素,劃分多個調研小組,分批展開調研,每批調研結束后實時反饋并更新問題清單,確保調研全程高質量、高效率。在調研過程中,團隊聚焦邏輯性,追根溯源,透過現象洞察本質,精準分析問題并尋求對策,以提升調研成果質量。對于生產單位反饋的零散問題,深入追問探究,將表面的檢測效率問題與深層次的底層需求緊密關聯,直擊關鍵所在。同時,團隊注重全面性,全面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確保調研結果科學準確。調研場景涵蓋產品來料、裝配流程、部裝檢測、總裝檢測、用戶端檢測以及返廠檢測等環節,交流對象包括技術領導、檢測中心主任以及一線生產員工,檢測設備涉及國外激光跟蹤儀到工人自制小型輔助工裝等,力求調研深入、可靠。最終,團隊在短短3個月內圓滿完成全部調研任務。
此次調研填補了航天產業智能檢測裝備領域的空白,將零散的市場需求系統梳理,在國內外技術現狀、調研單位情況、重點研究方向、發展戰略及布局等方面形成幾萬字的總結報告,為行業及公司發展貢獻了力量。做好調研成果轉化是關鍵,創新研究院已將調研成果集結成《智能檢測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領域調研報告》,對調研情況、檢測需求及重點關注方向進行全面系統梳理與歸納,并對未來智能檢測裝備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后續,團隊將進一步有效利用調研成果,積極布局智能檢測裝備,精準對接需求與技術,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確保取得實際發展成效。(文/圖 朱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