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晨光東螺舉行首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外杜瓦矩形波紋管發貨儀式。中科院等離子體所黨委書記吳新潮一行,ITER項目經理謝韓,晨光東螺相關業務領導以及項目聯合體團隊成員齊聚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晨光東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艷在致辭中對中科院等離子體所、項目業主及監理單位等相關方長期以來的支持表達了誠摯謝意。她特別強調,項目聯合體團隊歷經五年,依靠自主創新,攻克重重技術難關,成功實現多層矩形波紋管的國際性突破,充分展現了項目團隊攻堅克難、堅韌不拔的專業精神。她回顧了首批ITER外杜瓦矩形波紋管從設計、研發到制造的全過程,并就項目后續按批次研制交付任務做了部署和安排。
中科院等離子所副所長陸坤、ITER項目經理謝韓分別做了重要講話,表示對產品發貨的熱烈祝賀,并鼓勵項目團隊要以這一重要里程碑為契機,持續在國際核聚變領域發揮作用,為全球核聚變貢獻更多力量。
吳新潮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了這批國際首創、最大口徑、最為復雜且難度系數最高的多層矩形波紋管發貨,實現了從零到一的國際性突破,展示了中國實力。他期望后續聯合體團隊進一步增強在聚變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鞏固中國在該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此次發貨儀式,不僅是成果的展示,更象征著責任與承諾的延續。2024年,晨光東螺在ITER項目上的關鍵任務是確保首批產品安全抵達法國港口,同時完成第二批次共13件產品的制造。首批產品將于8月28日從上海港發往法國,預計在10月下旬抵達ITER項目現場。
后續,晨光東螺將繼續全力以赴推動各項工作開展落實,確保ITER項目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為國際核聚變發展貢獻航天力量。(文/圖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