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質量人追求并非個人榮譽,而是賦能團隊,共鑄卓越”,這是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十五載堅守與奉獻的真實寫照。從焊接工藝的磨礪、到科研生產的拼搏、再到質量管理的堅守,歲月不言,卻見證了她所有的付出與執著。她就是晨光東螺質量室主任、省機冶系統五一巾幗標兵獲得者——董桂萍。
初心如磐,奮楫篤行
2009年,董桂萍懷著滿腔熱情踏入晨光東螺大門,當時正值核電部成立與民用核安全設備金屬波紋膨脹節設計、制造許可證首次取證以及全球EPR三代核電首堆工程臺山核電1號機組貫穿件金屬膨脹節中標,為應對巨大的挑戰,整個部門異常忙碌。她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在沒有任何技術資料參考的前提下,她一邊與團隊探討,一邊虛心向監理學習交流,就焊接文件與法國方溝通協調,最終完成了ERP堆型RCC-M焊接篇的全英文消化、吸收和轉化,形成RCC-M金屬膨脹節焊接工藝手冊,并首次完成了核電焊工取證、焊材評定和車間評定。在隨后的全球首堆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標志性項目中完成AP1000技術知識積累。
開拓進取,勇擔使命
那一年,她調崗投身到科研生產工作新崗位。面對全新領域的一行行合同任務,面對角色轉換的陣痛,她從未退縮。一點一滴從最基礎的管理做起,以崗位“三定”為契機,梳理科研生產計劃、采購、車間流程,編制《科研生產標準化管理手冊》,形成科研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峻考驗,她直面困難不言退,積極組織梳理年度生產任務,優化生產組織模式,錨定攻堅目標,鎖定責任閉環,形成了科研生產三級計劃的管控模式,助力完成高端石化PDH的多臺套產出交付。在國際熱核聚變ITER杜瓦超大矩形波紋管試驗屢次失敗,面臨合同解除的風險下,作為試驗階段項目經理,她扎根一線,與團隊成員風雨兼程,攜手并進,最終頂住壓力實現超越,順利通過國際組織現場驗收評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不記得從何時起,無論是新進的員工還是即將退休的資深員工,從生產一線到管理,都會親切地喊她“董姐”。“有問題,找董姐”,每當遇到復雜棘手的質量問題大家不約而同地向她求助。在處理工藝問題時,“董姐”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焊接專家。她不僅精通國標與法標的各項要求,還深諳焊接過程中的技術參數與操作技巧,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能夠迅速定位并解決各種復雜的工藝問題;在面對質量難題時,“董姐”是一位嚴謹細致的質量分析師。憑借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從人機料法環測等多個維度入手,巧妙運用掃描電鏡分析等先進手段,精準剖析質量問題的根源;當團隊成員遇到思想困境時,“董姐”又化身為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導師。她耐心傾聽,給予恰如其分的引導、鼓勵及建議,幫助同事解開心結,重拾工作熱情。“董姐”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個稱呼,更是一名榜樣,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真諦。
孜孜不倦,逐夢前行
董桂萍常說:“學習是終身的事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在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學習成為她職業生涯一抹亮麗的底色。晨光東螺因業務發展需取證,多次安排她學習任務,她欣然接受,努力鉆研,一次性通過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測泄漏檢測、射線檢測、輻射防護等近10個資格取證,為晨光東螺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她努力踐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發揮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結合專業優勢,主導我國核能戰略“三步走”關鍵項目——霞浦示范快堆工程金屬膨脹節產品的質保工作,開展膨脹節取證模擬樣件的研制攻關,獲得國防科工局頒發的國內首套示范快堆保護容器大直徑膨脹節制造許軍核許可證,實現霞浦示范快堆金屬膨脹節軍核資質的全覆蓋,助力我國核能發展開啟新篇章。
新征程再出發,董桂萍以細膩的情感和洞察力為晨光東螺營造和諧、團結的工作氛圍,為團隊注入正能量;以嫻熟的專業技能、創新的工作思路和勤勉的個人品質在晨光東螺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不斷扎根成長,以匠心不輟和堅韌生輝,成為綻放在質量崗位上的一朵鏗鏘玫瑰。(文/圖 王燕)